首页
> 新闻中心 > 关注与视野

    香港布局创投:20亿成立创科基金 政府投资者1:2配对

    发布时间:2016-01-27

    1月14日讯 科技与生活息息相关,行政长官梁振英在其任内第四份《施政报告》拨出较长篇幅,列出一系列关于创新及科技的措施,并投放超过48亿元推动创新科技。梁振英表示,新成立的创新及科技局(创科局)将大力统筹、协调、支援和配合香港创科事业的发展。创科的重头政策包括成立20亿元“创科创投基金”,政府与投资者将以1:2的比例作配对,资助初创企业。初创企业对此感到兴奋,直言纵有好的科研项目,没有资金都是徒然。业界亦欢迎有关措施,认为政府牵头成为创新企业的配对投资者,将能招引更多来自投资市场、商企及业界的投资。

    梁振英昨日在2016年《施政报告》中宣布一系列建议,推动香港创新科技事业的发展。他说,创科局将统筹好大学、科学园、工业邨、数码港、生产力促进局、应用科技研究院及其他四个研发中心,建设好科研、开发和生产体系。

    政府投资者1:2配对

    梁振英表示,为吸引更多风险投资基金投资于本地的创科初创企业,政府将预留20亿元,成立创科创投基金,以配对形式与私人风险投资基金共同投资。消息人士指,配对基金将会以2:1的形式作配对,即投资者出两元,政府则会出一元跟投,创科局将会主动接触外国风险投资者,设有遴选机制,拣选合适的基金投资者。

    科技园公司行政总裁马锦星认为,成立配对创科创投基金意义重大,方向正确。他指,科技初创企业亟需资金助他们过渡起步阶段,政府牵头成为创新企业的配对投资者,将能招引更多来自投资市场、商企及业界的投资。至于每个项目的配对金额上限,他说,企业在初创阶段,一般需要100万至200万美元 (约为778.5万港元至1557万港元),才可以做出成绩,但详情相信政府会再考虑。

    eNano纳康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产品,提供安全简易及无痛的创新方案来量度血糖水平,企业至今成立五年,始创人及行政总裁伦月嫦称,听到措施出台非常兴奋。她称,整个技术于本港研发出来,最初成立时只需10万美元(77.85万港元),透过科学园的资助基金及其他天使投资者便足够启动。

    不过,随着产品要进入市场,需要大规模生产,伦月嫦指出,现时所需的资金比初创时大增20至40倍,需要200至400万美元(约为 1557万港元至3114万港元),资金用于聘请更多工程师,扩大研发部门、添置生产机器以及于不同地方申请专利等。她直言,如果没有资金,即使有再好的产品都是徒然,故她期望今次基金,可以更多风险投资者,引发投资热潮,资助初创企业。

    建议政府简化申请

    香港软件行业协会会长杨全盛,欢迎政府设立多项创投基金,但建议政府简化申请流程,以免审批个案的时间冗长,他担心,科技更新的速度一日千里,若没有高效的服务配合,纵使有好的资助计划,亦只会事倍功半。

    互联网专业协会相信,配对基金有助完善本港的创科生态,令到他们不单得到资金上的支援,风投基金的经验也会为初创企业提供不同的启发及经验传承,亦会令相关项目更能有效发挥及可持续发展。

    另外,港科院创院院长徐立之表示施政报告整体方向正面,对本港科学家有很大鼓舞作用,亦肯定可以推动到本港科研发展。对于当局预留20亿元,用投资收入资助院校的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,他认为金额与他提倡的500亿元启动基金虽然有一段距离,已是个好开始。

    二亿助资讯科技初创企业

    为全面支援初创企业在不同阶段的发展,特首梁振英提出,数码港将拨款二亿元成立“数码港投资创业基金”,投资于数码港的资讯及通讯科技 (ICT)初创企业,来年将增加五成Smart-Space小型办公室和工作间等设施,满足ICT行业发展需要。数码港表示,本港初创企业生态环境过去一年发展蓬勃,现时是一个理想时机推出“数码港投资创业基金”。

    梁振英昨日表示,近年支援初创企业的工作有突破性发展,包括企业孵化器和共用工作空间,政府将继续通过科学园和数码港扶持初创企业。他说,数码港将增加培育计划名额,并设立新的群组,包括金融科技和电子商贸,配合业界及市场的最新发展。数码港培育计划,为受培育公司提供先进设施、业务发展支援,以及企业管理和技术培训,以支持香港资讯及通讯行业发展。消息指,培育计划名额将会由现时每年50个,倍增至每年100个。

    消息称数码港现有五个Smart-Space占地7.5万平方尺,至今已服务超过了300间初创企业,未来将会新增两个Smart-Space,约为4.7万平方尺,企业需要缴付的每月租金为介乎800元至4000元。

    鼓励大学做应用型研究

    大专院校为创新及科研技术的温床,为鼓励院校将有潜质商品化的研发项目推出市场,特首梁振英于《施政报告》中提及,政府将预留20亿元予创科局,用投资收入资助院校进行研究,各所大学对措施同声欢迎。有学者指出,现时大学教授着重“上游”,即基础研究及写论文,有关资助相信可为院校提供诱因,鼓励学生将研发商品化,推出市场。

    梁振英昨日表示,香港科研力量集中在大学,大学的研究成果如何转化为产品,是香港创科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。他称,为进一步鼓励由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的院校,进行更多“中游”及应用研究,政府将预留20亿元予创科局,用投资收入资助院校进行研究,覆盖院校包括中文大学、香港大学、科技大学及理工大学等八家大学。

    梁振英昨日在记者会上被问到,为何《施政报告》内直接资助大学发展的资源较少,且为何不呼吁商界资助大学科研。梁振英甫回应就笑言,“如果你电视台有钱捐钱畀大学,我今日即刻就介绍你畀间大学”。他又解释,现时已有50亿元的创新及科技基金,本港科研的主要研究力量在大学,政府一定会全面配合及资助大学的科研工作。

    梁振英续说,政府有足够的钱资助大学,他所担心的不是大学不够钱,而是大学较专注做学术研究,并非做应用型研究。梁指出,过去曾与大学校长等讨论,政府愿意给予金钱及配合大学做科研,如社会有人捐钱,他第一个赞成。

    中大工程学院副院长黄锦辉认为,今次政府资助研发项目商品化,可以为大学教授提供诱因走多一步,同时亦推动了老师去鼓励学生将研发推出市场。

    香港城市大学欢迎政府支持发展创新科技,表明知识转移和科研转化正是城大未来五年发展策略优先项目,城大期待进一步加强研究和产学研的合作。

    香港大学指出,学者研究人员一直从事各项前沿研究,包括“中游”及应用研究,重点在创新与大学的策略发展目标配合。

    香港科技大学欢迎政府预留20亿元予创新及科技局,认为是令人鼓舞的起步点。理工大学校长唐伟章认为,这些计划有助本港高等教育界加强在创新科技、科研成果商业化及知识转移方面的工作。

    莲塘口岸发展科学园工业邨

    “香港制造”在市场上有一定价值,施政报告指出,“再工业化”有潜质成为香港新的经济增长点,政府计划在莲塘/香园围口岸附近物色地皮,发展科学园及工业邨,消息人士称,涉及土地包括今年释放出的禁区土地。科技园公司总裁马锦星称,高兴看到政府找到地方发展科学园,认为此举能为本港在创新及科技的长远发展带来重大效益。

    现时有580间公司进驻科学园,雇用11500名员工,科学园第三期全面落成后,总楼面面积将增加至33万平方米,可满足未来两、三年的发展需要,香港科技园公司计划扩展第三期,将全园总楼面面积再增加约七万平方米,计划包括平台上两幢分别为14和15层高的大楼,以及平台下的一个单层地库。

    再工业化或成新经济增长点

    特首梁振英表示,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将协助工业升级转型,使相关企业“再工业化”,转向高增值生产。他说,由于科研和新工业用地的需求将会增加,政府将在莲塘/香园围口岸附近物色土地,发展科学园及工业邨。

    消息人士称,莲塘/香园围口岸附近的涉及土地,包括今年释放出的禁区土地,现时政府正于该区兴建至粉岭公路的连接路,相信道路开通后将会有利该区发展,而且莲塘一带为电子产品基地,为工业邨创造出地利优势。

    马锦星表示,创新及科技界发展势头强盛,对科研硬件配套需求不断增加,香港实有迫切需要扩展本港的创新科研基地,目前位于沙田的香港科学园的科研办公室预期于2017/2018年度全部租出,显示业界需求。香港科技园公司亦筹划发展工业邨为新型高端产业中心,以有限的土地(Land),创造更多空间(Space),兴建多层产业大楼,支援研发及进行高端制造。

    生产力促进局主席刘展灏表示,是次施政报告增拨资源推动应用研发,对支援本港创科产业发展,可以起积极的作用。企业亦应朝着高增值的业务方向发展,摒弃过去以低成本作为竞争手段的营运模式,生产力促进局将继续协助业界升级转型,藉着“再工业化”提升企业的竞争力。